供应:人造金刚石工具_人造金刚石工具服务商(认证企业)

2025-01-11 08:03:39

镀前处理新工艺流程

为了提高镀层质量,经过对国内外的电镀行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际,制定了镀前处理新工艺流程如下:去毛刺清洗涂绝缘胶擦洗化学除油热、冷水冲洗酸洗冷水冲洗电化学除油冲洗阳极处理冲洗入槽。

1.去毛刺用砂纸和手锉将工件上的毛刺除去,防止工件表面呈现介电的不良状态。

2.清洗用酒精将工件擦洗一遍,初步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人造金刚石工具

3.涂绝缘胶将擦洗后的工件人造金刚石,在非镀部位上涂一层快速粘合剂,使非镀部位绝缘。

4.擦洗为了防止需镀部位被涂上绝缘胶,用手锉或砂纸将该部位再打磨一遍,然后冲洗。

砂轮磨削散热不好易发生二次淬火

当砂轮磨削表面产生高温时,如果散热措施不好,很容易在工件表面发生二次淬火及高温回火。如果砂轮磨削工件表面层的瞬间温度超过钢种的AC1点,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二次淬火马氏体,而在表层下由于温度梯度大精选人造金刚石,时间短,只能形成高温回火组织,这就使在表层和次表层之间产生拉应力,而表层为一层薄而脆的二次淬火马氏体,当承受不了时,将产生裂纹。

电镀金刚石钻头是靠孕镶在里面的金刚石切削岩石而达到进尺的目的,其切 削原理主要是靠应力人造金刚石微粉,配合不断水流的冲刷,以及合适的底部压力,缓慢钻 进。目前,电镀金刚石钻头合理的钻进孔深为0-800米左右,口径越小,可 钻进的米数越大。

金刚石镀层脱落需采取措施

对于金刚石材质来说,为了提高其表面使用效果,我们需要对材质进行电镀,但是在电镀过程中,金刚石常会出现脱落现象,其脱落现象主要有三种,为了让金刚石得到更好的使用我们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电镀金刚石脱落种类因素:

(1)镀层脱落至基体表面:即含金刚石的金属镀层和不含金刚石的金属底镀层同时与钢基体分离。

(2)层脱落至金属底镀层:即不含金刚石的金属底镀层与钢基体未分离,只是含金刚石的金属镀层与金属底镀层剥离。

含金刚石的金属镀层中镀层金属层状分离

含金刚石的金属镀层在使用过程中,与工件接触部分的镀层金属不是正常磨耗,而是非正常地成片或粉末状脱落,金刚石不是全部脱落,而是局部粒状脱落。

优化镀液配方和电镀工艺、采取带电入槽,防止双极性现象,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采用短时间大电流冲击空镀,以减少镀层内应力和析氢现象的影响,提高镀层质量。

优化工艺、工序,减少卸砂时的断电时间,甚至不断电在原上砂槽内卸砂、加厚或在一备用槽内带电卸砂,以提高金刚石颗粒与镀层间的结合力。若在加厚过程中遇停电现象,重新加厚时,工件应放入电解液中进行阴极还原,还原后带电入槽电镀以保证镀层结合力。

电镀金刚石原理:

金刚石在弱酸性溶液中吸附H+(这可由加入金刚石后溶液pH升高而证明),并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缓慢移动,终吸附在阴极表面。这样当Ni2+、Co2+、Mn2+不断在阴极表面吸附时,就把吸附在阴极表面的金刚石不断包裹起来,形成金刚石复合镀层。

电解液加热:由于电解液加热温度不很高(<50°),通常水浴加热,电镀容器置于操作台面的水浴槽内。加热可采用钛合金加热管或热水器,前者置于水浴槽内,后者热水管通入水浴槽内。电热管可配备控温装置。其原理通过电子继电器(DJ-702型)控制电加热主回路中的执行部件,即接触器JC,使之闭合(或断开),从而接通(或切断)加热电源,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

镀液的回收:电镀结束、工件出槽时,应用蒸镏水在镀槽上方喷淋工件表面,使工件上带出的电解液和夹带的金刚石流回镀槽,以便回收。

不同工具加工石材的对比

根据用户在加工石材作对比表明:在Ni-Co合金镀液中镀出的MBD6品级试件钻削工具使用率较MBD8品级试件钻削工具低近20%,而在后者钻削的磨屑中可见脱落的金刚石颗粒,工具上有凹陷部位。

在Ni-Co-Mn合金镀液中镀出的MBD6品级试件钻削工具使用率与在Ni-Co镀液中镀出的MBD6品级的试件接近,但随钻削的进行钻削速度变缓,金刚石刃口被磨平,MBD8品级试件钻削使用率较MBD6试件高30%以上,无金刚石脱落现象。由此可以认为Ni-Co-Mn合金胎体硬度高于Ni-Co合金胎体,对金刚石的包覆能力及工具使用寿命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联系方式
ico04
联系人

吴经理

ico01
电话

13523022669

ico06
手机

13523022669

ico05
QQ

2774867949

ico03
邮箱

512493969@qq.com

ico02
地址

河南省荥阳市万山南路